

成分與性能要求:高兼容性 vs 廣譜性
反滲透膜用阻垢劑的成分選擇需嚴格規避對膜有害的物質,且性能需適配RO系統的“高壓、高鹽、低流速”環境,普通阻垢劑則更側重“廣譜防垢”,對成分兼容性要求較低。
1. 成分差異:無腐蝕、低殘留 vs 廣譜復配
反滲透膜用阻垢劑:主流成分為無磷聚合物(如聚羧酸類、磺酸類共聚物,如HPMA、PAA、AMPS共聚物),或環保型有機膦(如HEDP、ATMP的低濃度復配)。核心要求:不含氯離子、甲醛、重金屬等會腐蝕膜材質的成分;不含高黏度物質(避免堵塞膜孔);易被水沖洗(避免影響產水水質)。
普通阻垢劑:成分可包含高濃度有機膦酸鹽(如六偏磷酸鈉)、無機鹽(如硫酸鋅)、甚至含氯緩蝕劑,部分產品為提升效果會復配表面活性劑。特點:成分更復雜,對“是否影響膜材質”無要求,但需適配循環水、鍋爐水等場景的高硬度、高溫度環境。

2. 性能差異:適配膜系統環境
|
性能指標 |
反滲透膜用阻垢劑要求 |
普通阻垢劑要求 |
|
耐鹽性 |
需耐受RO系統進水側1000-10000mg/L的TDS(總溶解固體),在高鹽環境下仍保持阻垢活性 |
僅需耐受循環水500-3000mg/L的TDS,對高鹽環境適配性弱 |
|
耐壓力 |
適配RO系統1.0-4.0MPa的操作壓力,藥劑分子不會因高壓發生結構變化 |
無耐高壓要求(普通循環水系統壓力僅0.2-0.5MPa) |
|
溫度適用范圍 |
適配反滲透膜常規操作溫度(5-45℃),低溫下仍易溶解,高溫下不分解產生有害物質 |
可耐受更高溫度(如鍋爐水阻垢劑可耐100-150℃) |
|
分散性 |
需將水垢晶體(如碳酸鈣、硫酸鈣)分散至≤0.1μm(避免堵塞0.0001μm的反滲透膜孔) |
僅需將水垢分散至≤10μm(避免堵塞管道)
|
